本网讯 12月6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兼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国日语教育研究会会长徐一平做客广外,于六教B414做题为“翻译与文化”的讲座。我校日语系主任张秀强参加并主持了本次讲座。
张秀强主持会议
讲座开始,徐一平首先给出《东京湾景》、《德川家康》这两篇获得“野间文艺翻译奖”的优秀文学译作部分译文,让学生们感受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前者追求形似与神似的完美结合,后者则在神似上大胆创新,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接着他对日中文学作品的翻译做大致评述,引出将日语翻译成汉语过程中可译与不可译的思考。
一方面,徐一平指出,“文化传播开始出现之时,翻译便存在”,翻译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可能性;但另一方面,词语、句子之间即使稍有差异也仍可翻译,可是文化层面的译释却是很难做到。例如“寿司”,“榻榻米”这类“有形文化”,汉语中并没有与之相符的词汇,因此倘若没有亲身体验只看字面翻译是无法理解的;而日本的古典诗歌、代表性文化“わび”、“寂び”这类包含着日本民族独特的人文体验的“无形文化”,更是无法用其他语言准确无误翻译出来,是一种“不可解的情感”。
徐一平生动演讲
最后,徐一平以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开头部分的翻译为例,指出了同形词、指示语、形容词、动词、人物对话方式、人物视角等存在于日汉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六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从日语到汉语的翻译过程过程中的难点。例如同形词的问题,“国境”一词在日中双方语言中都存在,但其在日语中的含义更加丰富,有时也指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分界,所以翻译时必须要视具体语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听得“乐滋滋”
徐一平由实例引入话题,最后又回归翻译实践,讲座过程中多次援引生活中切实可感的例子,将原本理论性的、晦涩难懂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后还意犹未尽地争相向徐一平教授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