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 网络与信息化中心
 
     
 首页  中心动态  中心概况  实验教学  实验队伍  设备环境  资源平台  成果展示  制度措施  示范辐射 
站内搜索:
中心动态
 中心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学术讲座 > 正文
【岭南译学前沿系列讲座第103讲】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做客翻译学院,倾情讲授语篇翻译模式
周瑾 
10月25日下午,翻译学院岭南译学前沿系列讲座又一次开讲。来自中山大学的王东风教授从语篇的角度出发对翻译进行阐释。翻译学院教师和同学积极前往聆听王教授演讲,此次讲座由副院长李明主持。
李明主持讲座
王教授以翻译当具“发烧友”的精神开场。他提到自己在从事翻译的过程中,所持的就是一个“发烧友”的态度。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对翻译秉承一颗热爱之心,才能真正做好翻译这项工作。他从传统翻译教学的“句本位”模式出发,引出语篇翻译模式的概念。
王教授精彩演讲
王教授首先对语篇进行了定义。他将语篇(text)与编织物(textile)进行对比,指出二者都是由细小的成分构成的整体,如语篇是由不同的语言成分构成。他还指出,语篇结构是一个关系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理清语篇中的线索,然后在认知解读的层面上完成译语语篇的构建。
接着,王教授对语篇语法和传统语法作了区分。他认为,语篇语法关注的是句际关系,语篇是由有形的语言点构成,在有形的点之间存在无形的语篇线索。这些线索有常规(典型)与变异(非典型)之分,如同编织物的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语篇整体。
对语篇做了整体介绍之后,王教授引出了语篇线索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连贯。他认为,连贯有微观(点与点的连贯)与总体(由微观连贯构成的有序整体)之分。并以文学翻译为例指出,由于语篇是交际单位,原作者是按照总的合作原则来构建语篇的,因此语篇解读是基于语篇本身具有连贯性这一强制性假设进行的。而由于语篇的连贯是一个关系概念,由语篇所传达的意义就是一种关系效应。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王教授聚焦文学翻译,将常规与变异假定为语篇的经纬,并由此提出文学翻译的原则——以常规对常规,以变异对变异。他认为,语篇的关系网络是由四大类型的连贯构成:语法连贯、语意连贯、语用连贯、文体连贯。并以具体的案例,分别从这四种连贯的层面,以功能语法、认知诗学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译文对原文常规与变异的处理。并指出,要对原作中的常规与变异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在翻译过程中将原作中的常规与变异在译文中尽可能的体现出来,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到场师生认真聆听
在结语中,王教授总结道,语篇是一个多维的关系网络,因此要求译者除了具有多维视角外,还要有系统的包括语言学、西方文论、百科知识等在内的知识体系。只有做“杂家”,才能成为好的译者。
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王教授精彩的演讲为高翻师生带来了一场翻译盛宴。
主讲人简介:
王东风,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现任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常务副院长、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译协理论和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广州外事翻译学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和《外语研究》编委、广州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客座教授和文科基地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理论语言学和比较文学。主要成就: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翻译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论文集一部、翻译并出版长篇小说9部、主编词典一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关闭窗口
 


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510420 (北校区) | 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 510006 (南校区)
版权所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